蘇泊爾“去蘇化”收官
文 本刊記者 馮慶艷
放棄炊具這一品牌價值高的業務,蘇氏將全力推動蘇泊爾集團內兩個制藥企業及不銹鋼潔具公司的上市。
一手締造鍋具大王傳奇的蘇增福最近對鍋具徹底說再見,在34億元巨款收入囊中之時,辛苦經營20年的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蘇泊爾)徹底變身為法資企業SEB集團的子公司。至此蘇增福龐大的帝國版圖裡最體現其品牌價值的炊具業務,在眾人的錯愕不解中畫上瞭句號。
有人認為蘇增福屬於“養豬式”企業傢菜梯維修,將企業養大然後賣掉套現。那麼事實如何呢?
一位接近蘇泊爾管理層的知情人士透露,與SEB合資之後,蘇氏父子的重心已經不在蘇泊爾這口“鍋”上瞭。
隨後蘇增福透露:“五到十年,我要再打造一個和蘇泊爾一樣的明星企業。”
三救“資金鏈”
作為一傢知名的壓力鍋及炊具公司,蘇泊爾於1994年由蘇增福、蘇顯澤父子一手締造,卻最終被剝離出蘇泊爾集電梯保養廠商台中團。炊具公司上市、被外資企業SEB並購、蘇氏傢族徹底退出三部曲,光鮮的背後抑或是資金鏈的尷尬與無奈。
從2001年起,蘇泊爾開始向廚房小傢電進軍。而在介入小傢電之前,蘇泊爾集團已經涉足瞭醫藥、旅遊、餐飲和海運等行業,但這些並未給蘇氏的財富帶來爆炸式的增長。1998年,蘇泊爾集團用近900萬元資金收購可立思安制藥公司,投入百萬元資金研發產品;投資1500萬元成立怡園醫藥工業區,目前剛剛起步;2001年,出資千萬元購進“方鑄號”豪華客輪,更名為“太陽神一號”,涉足旅遊行業;並出巨資買斷大鹿島旅遊度假區40年使用權。2003年6月,該集團還投資1200萬元成立海運公司。
“連續而大手筆的產業投資,存在著集團產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為瞭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將集團內主營業務獨立拆分上市不失為上策。”某證券咨詢中心分析師馮慶濤分析。
2000年11月,蘇增福拆分出蘇泊爾集團的核心業務成立蘇泊爾炊具股份有限公司,全力籌備上市。2004年8月,蘇泊爾炊具股份有限公司(002032.SZ)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蘇泊爾上市公開發行3400萬流通股,發行價為每股12.21元。上市所募集的近4億元資金使蘇泊爾建起杭州、武漢工廠,解決瞭產能和流動資金的困局,對蘇泊爾集團持續快速發展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蘇泊爾上市一年後,根據蘇泊爾股價,蘇增福傢族持股市值從上市前的1.3938億元飆升到5.7億元,也就是說,公司上市讓蘇增福在一年內財富暴增4億多元。”馮慶濤透露。
更為重要的是,這讓蘇增福嘗到瞭資本運作的甜頭,他意識到,與做實業需要日積月累相比,資本運作可以讓資本瞬息成幾何倍增長。
蘇泊爾進入又一個快速發展期。但快速增長的規模需要更多資金的支持,不僅僅是上市融資的4億元,同時技術上的瓶頸、國際市場的高門檻等因素,都在隱隱羈絆住蘇泊爾做大做強的腳步。
此外,炊具公司上市後,意欲“放長線,釣大魚”的蘇增福已不屑於小項目收益,在不斷擴張蘇泊爾帝國版圖之時他選擇瞭基礎性產業。這類產業普遍投資大、回報慢,如此下來集團的資金鏈則成瞭高度承壓的彈簧,將可能面臨著一次大過一次的斷裂風險。
蘇泊爾集團很快便投巨資開發建設集裝箱碼頭,這是蘇泊爾集團中投資最大的項目。據瞭解開發一個5萬噸級碼頭就需投資5億~6億元,而且這是一個投資大、風險大、回報慢的長線項目。
蘇泊爾集團的花錢大戶不止集裝箱碼頭,房地產雖然資金周轉速度快,但買一塊地也需要5億~10億元,集團的兩個制藥企業、大鹿島、海運公司等因成立時間短,投資遠遠大於收益的狀況,也急需集團資金的支撐。
2006年,不差錢的蘇氏父子將蘇泊爾炊具公司51.31%的股份轉讓獲得瞭近23億元的資金,再次解除瞭集團資金上的燃眉之急。但是,蘇增福父子辛苦經營20年的蘇泊爾卻也由標桿性的民族企業變成瞭法資企業。
2008年、2009年,蘇增福父子在資本市場上陸續減持炊具公司的股份。
2011年2月16日,蘇增福傢族及蘇泊爾集團將所有股份轉讓給SEB公司,SEB公司持有蘇泊爾的股權比例高達71.31%。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蘇氏傢族減持的套現金額高達34億元,蘇增福套現13億元左右,同時也不再持有蘇泊爾股份。
有知情人士稱,套現資金今後將主要用於港口、不銹鋼等新產業。
放棄是一種智慧。正如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 波特所說,戰略的本質是選擇何者不可為。沒有取舍,企業就不需要戰略。
蘇泊爾集團刊物《蘇泊爾報》的報道流露出瞭蘇氏的放棄原因。《蘇泊爾報》稱,蘇波爾集團2010~2014年五年發展規劃要求2014年集團各產業營業總額超百億元,炊具、小傢電則未包含在這些產業中。在報道中,蘇增福表示要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搞資本運作,也要有實業支撐。“集團將把60%的資金投向資本市場和基礎建設,包括大麥嶼碼頭的長期投入、參股一些金融證券企業以及建造大樓。實業方面進行投入的重點項目是衛浴產業。”
瘋狂多元化
把一個瀕臨倒閉的農機廠做成全國鍋具行業第一,蘇增福花瞭整整15年時間,而使蘇泊爾從鍋具發展為擁有炊具小傢電、醫藥、房地產、海洋資源、港口物流、海島旅遊等多個產業、初具帝國雛形的多元化集團,蘇增福隻用瞭6年時間。
1941年出生於浙江臺州玉環縣陳傢村的蘇增福身上有著那一代人獨特的烙印。他親身經歷瞭舊社會傢裡揭不開鍋的辛酸,後來又趕上瞭五十年代砸鍋煉鋼鐵的“大躍進”,當兵8年復原後回到農村。
他有生以來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玉環縣陳嶼一傢農機廠當供銷員而後被推選為廠長,開始涉足壓力鍋行業。後來蘇增福把壓力鍋產量做到全國第一,在當地有“鍋王”的雅號。
1994年初,在競爭對手的打壓下,蘇增福、蘇顯澤父子一起成立瞭自己的公司蘇泊爾,推出瞭國傢新標準的壓力鍋產品。兩年後,蘇泊爾壓力鍋年產銷量躍居全國第一,1997年蘇泊爾被中國輕工總會譽為“中國壓力鍋第一品牌”。從此,蘇泊爾牌壓力鍋成為國內壓力鍋市場的領頭羊,蘇泊爾幾乎成瞭壓力鍋產品的代名詞。
然而已近退休之年的蘇增福並不滿足於“隻做一口鍋”,他有著進軍多個產業的集團夢想,於是“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的企業戰略開始付諸行動。
“蘇泊爾集團多元化的擴張路線並沒有拘泥於是否與蘇泊爾主業有相關性,蘇氏的發展更多地傾向於投資巨大、回報慢的基礎性產業,比如制藥、房地產、港口物流等。”賽迪顧問企業戰略資深分析師封殿勝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
1998年5月蘇泊爾公司改為集團,11月就收購瞭成立於1970年生產中西藥制劑的可立思安公司,涉足制藥行業,正式走出多元化的第一步。經此一役,作為玉環縣預算內國有企業的可立思安公司被民營的蘇泊爾集團收入囊中。
雖然收購或創建企業都需要巨資支撐,但這一次的收購實戰讓蘇增福更加堅定瞭資本運作的路線。於是,在1999年到2003年的4年間,集團涉足瞭旅遊、小傢電、港口物流、房地產等行業,還進行瞭產業基地建設、總部遷辦公地址等資金投入事項。1999年,集團與玉環縣人民政府簽訂大鹿島風景旅遊區租賃經營40年協議書。2002年,集團下主營炊具的子公司收購東莞新利奧電器有限公司,在杭州濱江購置100畝地建設杭州蘇泊爾小傢電生產基地,並將集團總部辦公地址遷至杭州上城區富春大廈,同年浙江怡園醫藥化工有限公司也在紹興成立。2003年集團收購玉環東方船務有限公司,組建浙江蘇泊爾海運有限公司,從事海上客運。
早年的坎坷經歷以及做實業的艱辛讓蘇增福在財富的路上無法止步,他強制兒子蘇顯澤來子承父業。與蘇氏父子相熟的人士透露,蘇泊爾集團成立後,蘇增福就將炊具公司放權於兒子蘇顯澤,自己則熱衷於收購及開拓新業務。
2004年,是蘇泊爾集團的帝國版圖初具雛形關鍵的一年。這一年,集團的多元化得到瞭極大的擴張。3月,浙江蘇泊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玉環縣大麥嶼經濟開發區註冊成立,9月,公司開發的首個樓盤——蘇泊爾河畔花苑在大麥嶼經濟開發區動工。10月,集團與臺州港務集團、玉環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的浙江大麥嶼港務有限公司成立,投巨資開發建設大麥嶼集裝箱碼頭。10月,浙江可立思安制藥有限公司兼並湖北南洋藥業有限公司。
說起投資碼頭一事,蘇增福笑言,他曾被玉環縣的當地人看作是另有所圖,他們甚至猜測說“蘇泊爾不可能會做傻事去建碼頭,他們肯定是在借開發的名義圈地”。因為就連當地掃大街的清潔工都清楚,原來2萬噸級碼頭造好後便閑置曬起瞭太陽,到2004年蘇增福接手時已經曬瞭6年。
一路走來,通過收購瀕臨破產的企業及註冊新公司的方式,蘇氏傢族已經建立瞭一個多元化的蘇泊爾帝國。從蘇泊爾集團的網站上就可以看到,蘇泊爾集團目前有大麥嶼港務公司、海運公司、地產公司、南洋藥業公司、大鹿島旅遊開發公司、不銹鋼制品公司等十餘傢子公司,涉及多個產業。
再造蘇泊爾
在眾人為蘇氏抽身炊具公司感到惋惜之時,外表淳樸實則睿智的蘇增福與兒子蘇顯澤早已把運作重心悄然從炊具轉型到衛浴行業,並意圖將集團內的兩傢制藥企業、不銹鋼衛浴公司以及房地產公司先後推動上市。
2011年1月4日,蘇增福公開宣稱:“未來會打造另一個高科技的蘇泊爾,預計5~6年後規模和現在的蘇泊爾相當。”
蘇泊爾集團放棄多年經營的炊具進軍全新的衛浴行業,謹慎低調的蘇增福再次顯示出瞭性格的另一面。“一個企業傢在涉足一個全新的行業前,必定對行業有瞭投資與收益的預期,蘇增福放棄炊具行業進軍衛浴行業,我想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肯定不是盲目的。”封殿勝如是說。
自2008年3月浙江蘇泊爾不銹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不銹鋼公司)成立以來,集團內有不少人並不看好這個企業,而蘇增福卻強調:“不銹鋼公司是集團產業結構調整後選準投入的新產業。我認為這將是集團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發展裡程碑。”
但是,花20年將“一口鍋”做成行業老大的蘇增福並不打算重復老路,“這個企業不采取以前炊具慢慢做大的發展模式,而是要采取集約化模式快速發展。”
截至2011年年初,蘇泊爾集團對不銹鋼公司的投資在5億元左右,不僅在玉環縣成立瞭浙江蘇泊爾衛浴公司,還將觸角延伸到外省。2010年10月6日,位於沈陽沈北新區的蘇泊爾衛浴產業園正式動工,這個占地1200多畝、總投資30億元的項目今年底將投產。主要產品為不銹鋼潔具,產值可達70億元。這是蘇泊爾目前最大的投資項目,也被認為是蘇泊爾集團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的支柱型產業之一。蘇增福非常看好這個項目:“不銹鋼潔具產品工藝難度大,科技含量高,將以其健康、環保的高品質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除瞭資金的支撐外,還必須有高科技和先進的技電梯保養維修專業網術設施來支撐,要搞幾個全自動比如拋光全自動、數控車床全自動等,一個人能同時控制8臺數控車床。”年過七旬的蘇增福為不銹鋼公司定瞭一個目標,5年內公司要實現年產值30億~50億元。
“企業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存在著到底是用原來的品牌還是用新品牌的問題。”封殿勝說,“在SEB公司收購蘇泊爾炊具公司時,收購方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兩類,目前不清楚SEB是否連品牌(無形資產)也一同收購瞭,還是隻是過渡階段。如果蘇增福的衛浴產業用原來的品牌,相關的投入會非常低,反之則非常大。”不過,2010年10月15日,蘇泊爾品牌的衛浴產品亮相廣交會,這似乎暗示著蘇增福將致力打造的仍是蘇泊爾牌的衛浴產品。
除瞭盡快培育實業外,善於資本運作的蘇增福早已開始對集團內的兩個制藥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目前作為蘇泊爾集團的兩大制藥企業之一,南洋制藥的年產值已經在1億元以上,而蘇泊爾制藥因其屬於外向型企業而略遜色於前者。蘇增福期望兩個企業盡快將股份制改造完成,並預計在2013年最好都實現成功上市。蘇泊爾集團2011年度公司會議評價稱,蘇泊爾制藥增長勢頭比較迅猛。
另外,不銹鋼公司、房地產公司也被蘇氏納入瞭上市籌備日程。
令蘇增福頗為得意的是,除瞭當年那個曬瞭6年多太陽的大麥嶼集裝箱碼頭,蘇泊爾集團又開發建設瞭3萬噸級和5萬噸級的碼頭,有營口、廣東九江、天津、黃埔等四五條航線,去年做到5萬標箱,到今年產值已經迎來大幅上漲。
但是與去年炊具公司4億元的利潤相比,蘇泊爾整個集團的利潤才2億元,擺在蘇增福面前的形勢並不樂觀,放棄瞭炊具這一品牌價值高的業務,押寶競爭同樣激烈的衛浴產業,龐大的蘇泊爾集團何以排除產業分散的難題,實現各個板塊的健康運轉,這是蘇氏以後必須要探索出方法來的問題。
若幹年之後,會不會有另一個“蘇泊爾”出現在世人面前?
- Feb 14 Wed 2018 20:36
菜梯維修 急尋電梯保養台中廠商~電梯需要維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